#孕11週
孕期滿11週的今天,我終於排到了在英國的第一次產檢。
產檢時間被安排在早上8點半。從我家搭車至醫院必須花將近1小時的時間,所以我得在早上7點半就出門搭公車,才不會錯過看診時間。而這也讓將近一個月沒坐大眾交通的我,整個在車上頭暈想吐到不行。
好不容易抵達醫院,再來就是過程漫長的產檢囉!在英國,第一次的產檢會花將近70-80分鐘的時間。首先是和孕期間負責照顧妳的產婆(midwife)進行會診,她會花大約40多分鐘的時間詢問並在電腦裡紀錄我們(和另一半)的個資、種族、信仰、用藥紀錄、婚姻狀況、上一胎的生產經驗、家族及個人病史等等。過程中,也會給予食物或是保健品補充上的建議、整個懷孕階段的產檢時程說明、最後會再幫妳抽血去做一些項目的檢驗,然後就結束了。
其中,產婆對於我的BMI值只有16點多一直感到很擔憂(可能我這亞洲人的體重對於外國人來說,實在太誇張的輕了 XD),所以依我的狀況,原本可被歸在low risk(低風險)孕婦,但卻因為體重過輕所以變成要持續追蹤(哇咧)。不過,好處大概就是我可以獲得2次額外的免費超音波 😂
總之,在英國的第一次產檢,整體經驗還挺不錯的。可以同時體驗過台灣跟英國在產檢和醫療系統的不同,也算是非常難得的經驗囉!
*英國v.s.台灣產檢大不同*
1. 在英國,自己驗到懷孕之後,需先預約家庭醫生(GP),再由家庭醫生幫妳轉診到大醫院的婦產專科。所以第一次產檢通常落在8-10週之間,第二次產檢則落在16週左右。
2. 整個孕期只會有2次超音波,分別為12和20週。不過假使孕婦有身體上的狀況(像是我 XD),會再額外安排幾次免費的超音波。
3. 由於英國日照不足,懷孕初期除了補充葉酸之外,也會建議再額外補充維他命D。滿12週之後則改吃孕婦綜合維他命。
4. 除非特別因素,否則英國的公立醫院都是走自然派,鼓勵自然產。另也可選擇水中生產、居家生產等方式。
5. 對他們來說,懷孕並非生病。所以從產檢到生產的整個過程,都是由產婆負責。只有特殊狀況或生產有風險(比如說需開刀)才會見到醫生。
6. 若在公立醫院就診,整個孕期產檢到生產,都不用支付任何費用。孕婦也可免費看牙。